2015-05-07 荔枝窩醒來了

作者:劉勵超

近年興起一股都市人務農的潮流,據聞漁護署的農地復耕計劃,反應熱烈,要求該署協助尋找農地者眾,但同時卻不乏長期棄耕農地,長滿雜草樹叢,人走在其中也茫然不知原來數十年前是片片豐盛的稻田。過去的三十、四十年直至最近,被地質公園、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環抱的荔枝窩村,就是有地無人耕的例子。該條有幾百年歷史的客家圍村,歷代村民充份利用天然資源和地理環境進行今天崇尚的有機或無公害可持續耕種和撈捕海產,養活世世代代的村民。奈何因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及其他經濟因素,務農無法令該村繼續發展。六、七十年代起大部份年青村民越洋謀生,年長的陸續遷往大埔和沙頭角居住,長住村民寥寥可數。昔日的溪流、果樹、梯田,與其說村民把田地交給「自然護理」,倒不如說是任由大自然吞噬。荔枝窩雖然是新界642條可建丁屋的「認可村落」之一,但卻沒有成為「鄉郊殺手」地產商的戰利品,整條村沒有一座新界隨處可見的西式三層丁屋。這個可喜的異象,主因有二,一是村民雖離鄉別井多年,反而鄉土情懷和承傳客家族群歷史文化的意欲更強烈,渴望該村能重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盛況,二是該村交通極之不便,發展條件不成熟,發展商取易捨難。

合四方之力復耕

機緣巧合,兩年前,難得一群有心的村民、港大嘉道理研究所、綠田園基金、長春社和香港鄉郊基金走在一起,開展了「永續荔枝窩」計劃,並得到漁護署的支持,合村、民、學、官四方之力,復耕該村農地,並吸引了不少義工農夫,在周末及假期前往荔枝窩下田協助裁種。兩星期前,数十名大學生義工進行了復耕第二年的早造插秧,他們首次赤足踏進灌了水的禾田,雖然辛勞半天,泥濘滿腳,但在精神上卻得到莫大滿足,深深领會「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意義,而日後收成的港產大米,在體現「本土主義」上,比象徵式地揮揮「龍獅旗」和嘶喊「大陸人滾回去」更實在。数月前荔枝窩村民聯同慶春约鄰近村落,舉辦数十年來第一次大型春茗,在村前的露天廣場筵開四十席,飽嘗傳统客家菜,開席前更有舞客家麒麟表演。數百村民中不少遠道從歐洲專程回來聚舊,加上復耕計劃的工作人員,把平日人跡罕至的荔枝窩弄得熱鬧非常。年輕的都市人和年長的村民、村民和保育團體成員,打成一片,共享喚醒沉睡數十載的荔枝窩的喜悅。

新界的鄉郊,往往成為重視土地權益的村民、誓保大自然的綠色團體、渴求增加土地儲備的地產商的三角戰場。村民常敵視綠色團體,地產商則視之為绊腳石,可憐的城規會和政府被夾在中間作箭靶,三面不是人。荔枝窩復興計劃的目的,復耕只是第一步、進而希望做到村中常住居民增加,令該村更有「人氣」、繼而在村中舉辦活動和設立教育中心及展覽館,一方面向村民後代和所有香港人甚至外國遊客介绍香港客家村落的寶貴傳统文化及生活習俗,另一方面以荔枝窩為實例,闡釋人類活動如何尊重及保護自然生態糸统(eco-system) ,重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荔枝窩計劃中,村民、綠色團體、政府部門,可說是化干戈為玉帛,但願這種協作(collaborative) 和「做得到」(can do) 的精神,能為香港人帶來一些啟發,為現時抗爭氣氛瀰漫的局面尋求突破。

作者為香港鄉郊基金顧問
地政總署前署長

(原文刊登在2015年5月7日「信報」天圓地方)